推广 热搜:

河南山深处38年的良心坚守

   日期:2024-05-19     来源:www.hnhmn.com    浏览:798    
文章简介: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在西峡县重阳镇五垛村,有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。

 

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在西峡县重阳镇五垛村,有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。在这所小学里,有一位扎根工作的老校长——杨丰国。三十年来,杨丰国守看着这里的孩子,用一生的信念,诉说着无尽的奉献。他用实质行动解释着心中那份炽热的爱,并用爱心铸造着无私奉献的伟大师魂。

躬耕教坛数十载 师模德范报乡民

1977年,杨丰国开始登上三尺讲台。因为他敬业勤奋,被上级任命五垛村小学的校长。当上校长后,他深深感到工作重压和责任比原来更大了,不只要和其他老师一块带课,还要为学生的平时学习生活操不少心。因为五垛村山势高峻,学生上学路途遥远,每逢下雨降雪的天气,他的心就悬在喉咙口上。为了保证学生上学放学路途平安,遇上阴雨下雪,他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,一趟趟接学生按时到校,放学后,再送他们安全回家,顾不上吃晚饭。“三十年时间里,到底护送过学生多少回,我一个人也记不清了。只有把学生当我们的孩子看待,父母才放心,这也是我的责任。”杨校长憨厚的笑着说。他的无私奉献改变了千百个山区儿童的命。

从普通教师到校长,38个风雨年头里,不管条件、环境如何变,为家庭、为个人他从未请过一天假。反过来,为教育、为学校他却连国家法定的寒暑假都搭进来了。他在五垛小学任教的34年中,60多个寒暑假,有600多个假日他是在学校度过的。与他并肩携手一同工作的同事曾不只一次地听到过他老婆的埋怨:“夏收秋播两不着家,仿佛学校就是你的家!”老婆的埋怨未必就是一种真的指责,早在踏上这条从教的道路的那天,老杨就把我们的所有交给了村民,交给了关乎名族衰荣的教育事业,并以“孺子牛”般的忠诚老实,锲而不舍,一步一个脚印地为之奋斗了38个春夏秋冬季节。38年的坚守,其实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奉献,是一种会让人老几辈子不断耳传口颂的荣耀。

心甘情愿为人梯 师生成长方心安

38年的从业经历里,杨校长携带爸爸般的责任和亲情,恋恋不舍地送走了一批批学生。山里的孩子简单淳朴,每逢毕业季到来时,学生会将亲手制做的礼物和在赶集时用零烧钱买来的笔记本、钢笔、毛巾作为礼物送给他,以表谢意和纪念。时间如白驹过隙,三十多年的坚守,没炫耀的荣誉证书,没光彩的荣誉称号,只有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平凡。“把忠心献给事业、把爱心捧给孩子、把安心留给父母”是杨丰国对教育不变的诤诤誓词,更是对他从教三十年来的真实写照。

38年为人师表生涯,26载教学习管理的道路,34个春秋与五垛小学水乳交融,4个寒暑与西营小学的荣辱与共。激情与奉献相伴相生的岁月里,杨丰国以他朴实无华的内在品质,以他刚直不阿、埋头进取的实干精神,以他默默奉献、不求索取的个性人格魔力,教育了一批人,培养了一批人,感染了一批人。从他1977年进校,先后有20多位年轻人教师告别稚嫩成为学科带头人;有10多位中年教师崭露头角……

老杨总说,回想将近40年的教学时光,他这辈子没白活。看着村里的孩子一个个走出大山,达成了生活价值,他发自内心地满足。“日子过得真快,我教过的学生有的在县城的移民中学读高中,还有的孩子已经是大学生啦!今年8月的中秋节,两个孩子登门拜访,还给我送来了节日礼物。”一想到这类,他总会内心欣慰而自豪,感觉可以做一名老师,是很荣幸的一件事。“我会在教师职位上一直干下去,守望这所山村小学,重复着多年做过的事情,期待大山里走出更多的人才,达成心中的梦想。”此时此刻,阳光照在杨校长晒得黝黑的面颊上。分明看到他明亮的双眼里,有种异样的光在闪动,那坚毅深邃的目光,携带祝福,更携带期望。

后记

三十年弹指一挥间,见过了太多的人事沧桑,见过了太多的世事沉浮,眼见那书声朗朗的一方净土已不再纤尘不染,功利、名利与铜臭已使“半亩方塘”的荷香与三尺讲台的神圣为之失色,夫复何言! 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,有一种崇敬来自一直如一。三尺讲台,树起高大的形象;两尺教鞭,挥洒无悔的生活。校园里的身影步履匆匆,教室中的话语谆谆善诱。他们用心血筑就爱,用爱取得学生心,用燃烧自己照亮其他人的精神解释着“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”的内涵。老杨已年近60,还在苦力支撑,几近苍白的头发和满脸沧桑的皱纹向大家诉说着30多年的不容易,大家又能为这类教育的功臣做些什么呢?

 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